本地新聞Local News (2/23/2023)
東風夜入京園筵,瑞獅起舞鬧元宵
—記2023聖路易中文學校元宵節謝師宴


<青玉案>  Jean Zhang

東風夜入京園筵,人聲沸,宴席滿。
高燈彩球將玉盞。
鑼鼓乍響,英獅起舞,笙歌對笑顏。
錦繡春色桃李豔,佳餚美酒月正圓。
華夏風景聖村現。
星辰輪轉,山水相連,此情憶詩篇。

  2月5日是農曆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天氣晴好,暖風習習。古雲:上元日,宜聚會,宜宴客。聖路易中文學校因為疫情停辦三年的謝師宴就在這春日暖陽中拉開了序幕。
五點還不到,京園內外已然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進入宴會廳,印入眼簾的就是攝影班精心搭建的全家福背景牆,紅色的幕布高高掛起,上面環繞著紅色和金色的氣球。人們或手提燈籠,或呼親喚友,紛紛在背景牆前面拍下美美的全家福。

  一個綴滿紅色氣球的拱門豎立在會場入口,將節日的氛圍拉得滿滿的。穿過拱門,走入會場,別有一番洞天。只見會場內燈籠高掛,福字滿牆,張燈結綵,年味十足。成串的紅色小燈籠從天花板上垂下來,與牆上的中國結交相輝映,標誌著謝師宴正式開始。

  旗袍、漢服、唐裝,隨處可見,甫一看,還以為自己穿越回了辛棄疾所描寫的那個元宵夜: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元節怎麼能少得了舞獅呢?隨著鑼鼓聲聲,兩頭矯健的獅子躍入了會場。紅獅醒目勇猛,黃獅狡黠可愛。它們忽閃著大大的眼睛,憨態可掬,騰挪跳躍間頗有章法,活靈活現。看著兩隻老大的獅子打滾兒賣萌,逗得會場內觀眾紛紛上前投喂紅包,再摸一把獅頭,沾沾喜氣和福氣,來年好運連連。

  這邊廂舞獅剛剛結束,美味佳餚已經紛紛擺上了餐桌,既有預示年年有餘的雞鴨魚肉,也有寓意步步高升的年糕。
特邀嘉賓游開宇先生上臺致辭,感謝所有為傳播中華文化做出貢獻的老師們,義工們和所有熱心人士。聖路易中文學校谷賀校長也上臺表達了對中文學校全體員工的感謝。美酒配佳餚,大家紛紛舉起杯,隨著嘉賓和校長的祝福,共祝願,兔年快樂!萬事如意!中文學校越辦越好!




  酒過三巡,精彩的文藝演出開始了。首先登臺的是王玉老師的京劇獨唱《梨花頌》。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的國粹之一。《梨花頌》是京劇《大唐貴妃》的主題曲,最早由梅葆玖先生演繹。想不到在聖村的舞臺上,我們能聽到這麼字正腔圓,京味兒十足的演唱。王玉老師將一曲經典唱得盪氣迴腸,餘音繞梁。再佐以何江英老師的楊貴妃京劇造型伴舞,豈一個好字了得!

  欣賞完傳統的京劇,再來欣賞下青春洋溢的Kpop舞蹈吧。Kpop作為現在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吸引了眾多的年輕愛好者。中文學校去年成立了Kpop dance class。這是舞蹈班的首場演出。四個身著藍白服飾的美少女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在臺上盡情舞動。一曲舞畢,台下的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隨後,舞蹈班的老師April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段精彩難忘,力量和柔韌完美結合的Kpop dance獨舞。 中文學校一直秉承開放的教學態度,不僅致力於保持推廣傳統的中華文化,也以相容並蓄的姿態接收著流行元素。

  太極班一直是中文學校的明星課,不僅吸引了華人,也吸引了眾多美國人參與。今晚,太極班給大家帶來了三個精彩節目。一是曾勤老師班帶來的雲水太極扇,一是趙豔芬老師班帶來的陳氏太極扇,還有謝燕老師班帶來的健身氣功太極。只見舞臺上白衣飄飄,推擋間動作如行雲流水,將剛柔並濟,收放自如的太極神韻演繹得淋漓盡致。


  正當大家還沉浸在太極的美妙意境中時,一曲歡快的維吾爾族舞曲響起,一群美麗的維族姑娘身著節日盛裝,奔上了舞臺。這是趙璽老師舞蹈班帶來的《美麗的古麗》。古麗在維族語言中就是姑娘的意思。只見舞臺上裙裾紛飛,姑娘們翩翩起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令人心馳神往,禁不住也想跟著她們舞動起來。

  Yiming Baker演奏的古箏曲《瑤族舞曲》,讓大家領略了古箏-這一古老的中國樂器的魅力。只見她十指翻飛,輕撚慢攏,流暢的音樂汩汩而出。讓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詩句: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K班的王申老師不僅課教得好,歌也唱得極好。一曲《梨花又開放》讓大家思鄉的情緒湧上了心頭。忘不了故鄉,年年梨花放,媽媽坐在梨樹下,紡車嗡嗡響。是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值此元宵佳節,誰不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山山水水,還有家鄉的親人呢?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田靜老師帶著她的尊巴班學員,如夏日一杯可口的Mojito, 走上了舞臺。火紅流蘇,烈焰紅唇,一曲激情四射的恰恰舞《Mojito》獻給大家。恰恰舞作為拉丁舞中最受人歡迎的舞種,一直以熱情奔放,活潑俏皮聞名。紅裙姑娘們隨著音樂舞動身體,“踏,踏,恰恰恰”,一曲舞完,台下掌聲雷動。

  最後壓軸出場的是何江英老師帶來的漢服秀。漢服之美,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可以是飄逸出塵之秀,也可以是精緻華麗之美。身著豔麗漢服的古裝美女款款而來,拎著燈籠的漢服小姑娘蹦蹦跳跳,還有身著寬袍大袖,手執摺扇的漢服公子們溫文爾雅。不禁讓人產生莊周夢蝶之感。美哉,漢服!

  抽獎環節歷來都是謝師宴的重頭戲。嘉賓在臺上抽獎,下麵的觀眾緊張的對號。不時就能聽到某個角落爆發出歡呼聲,跺腳聲,鼓掌聲,隨後一人飛奔而出,喜笑顏開上臺領獎。三輪抽獎結束,幸運者們有的拿到禮品卡,有的拿到攝影大神魯植老師的攝影作品,簡直比中彩票還要開心?。

整台謝師宴在歡快的廣場舞曲中落下了帷幕。在胡春玉老師的帶領下,大家跳起了歡樂的廣場舞,頗有“一夜魚龍舞”的氣勢!明年的謝師宴,我們再會!

<卯兔迎春>  徐旭
鑼鼓喧天新春到,歡歡喜喜過大年。
子鼠待得卯兔至,親朋好友終團圓。
歡聚一堂舉杯慶,觥籌交錯映紅顏。
未入席聞雙獅鬧,再落座賞古箏弦。
亭亭玉立青春舞,婉轉歌喉沁心田。
綿綿如水太極意,霓裳羽衣賽天仙。
悠悠漢服傳千載,中國味道更垂涎。
華夏文明揚萬里,海外遊子故鄉連。
特別感謝蒞臨的特邀嘉賓:戴慶齡老師,周密老師,游開宇夫婦,劉敏夫婦,Louisa陳夫婦,馮詠梅夫婦。
感謝魯植老師捐贈攝影作品作為獎品,感謝王玉老師為中文學校再次捐獻的保溫杯紀念品。

  感謝章三紅董事長帶領參與組織準備的董事和義工們。


  特別感謝搭建攝影背景並全程拍攝的攝影班同學們。

  最後要特別感謝所有為傳播中華文化做出貢獻的老師們。
聖路易中文學校祝聖路易斯華人兔年快樂!萬事如意!
撰稿:Helen Hu
審稿:章三紅,谷賀,馬河鐘

 

加州版《魚我所欲也》晚生姓高 聖羅倫佐

加州版《魚我所欲也》晚生姓高 聖羅倫佐


  《魚我所欲也》,如果孟子在加州,會兼得熊掌,鮮魚、魷魚和鮑魚!
  十九世紀,華人金山淘金,政府頒布歧視法律,華人找到,從海洋而不是河流中,尋金的黃金機會,開始從事漁業, 金州金海岸,魚類繁多,他們沿舊金山到聖地亞哥的海岸線移居發展。
  三艘帆船在太平洋黑潮,載四邑漁民家庭,在蒙特利登陸,華人在罐頭廠街以南海灣安置。發現灣豐富海產資源後,經驗豐富漁民開創漁業,捕撈鮑魚,鱈魚、比目魚、黃尾魚、沙丁魚、魷魚和鯊魚等,隨處見中漁船。聞到曬鹹魚味。華人夜間,在舢舨用火把,吸引好奇的魷魚到圍網。
  1853 年,已有六百名華人從事漁業。成為發達漁港。罐頭廠街的華人,是既成功又悲傷的故事,辛勤工作被猜疑、火災和文化衝突所磨滅。到 1900 年,每天約 千磅的新鮮漁獲,送到舊金山華埠,企李街繁忙魚販。還生產烏賊,鹹魚,鮑魚和魚翅。部分乾貨運礦山,但多運廣東。早期見大型遠洋帆船停泊,卸下唐山貨後,裝回魷魚幹吊片。漁民自給自足,19世紀末,和義大利裔漁民,發生嚴重衝突。加劇緊張偏見。
  大廟是漁民日常供奉,1906年火災,徹底摧毀華人一切,寺廟倖免!屋崙企業家,劉興先生創建罐頭公司,沙丁魚全盛量一百五十萬萬箱。罐頭廠街今仍有華人影子。詳見書<<Chinese Gold: The Chinese in the Monterey BayRegion>>。肯定漁民奮鬥史!西人將吃鮑魚比作啃皮鞋。Doelter是最早將鮑魚引入西方廚師,1910年,依德國傳統家族食譜:切薄片,搗使肉變嫩,上麵包屑,油炸放盤並佐以檸檬。今天仍最受歡迎鮑魚餐。1915年在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展覽會上推介,廣受好評。廚師效仿,並列入他們的菜單。
  19 世紀中葉,南加州聖他芭芭拉海峽,豐富漁區, 因為歐洲人捕獵海獺,沒有這天敵,鮑魚蓬勃。數量驚人。原住民丘馬什部落,用鮑殼作裝飾。鮑魚非主食,直到 1860 年代中,華人到達後,鮑魚才成為重要產業。最早在海峽三大群島,捕撈鮑魚華人,實際來自,早期鮑魚中心聖地亞哥。在海島上建營,從小船用長桿,將岩石上鮑魚敲下。岸上去殼,煮後曬乾,六磅鮮鮑只得一磅乾。一磅鮮鮑在舊金山,價約 5 美分。滿足華人。酒席食用。隨著發展,華人控制漁業,到 1879 年,加州年捕撈量超 四百萬磅。主要市場是廣東。鮑殼市場也發展。到 1880 年代後期,殼價是肉的兩倍。市場不僅在舊金山和中國,且在美東和歐洲風行。用作各種各樣的花瓶、珠寶和鈕扣。1879 年記錄,年穫約 五十萬磅鮑魚殼,值超萬五元。鮑殼是著名中藥材--石決明,古書叫千里光,明目,清熱、平肝息風。
  1882 年 國會通過《排華法案》,種族歧視,禁止華工移民。 1904 年,移民官前往海峽群島,檢驗鮑魚場華人,懷疑走私非法移民。1900 年,藉口鮑魚過度捕撈,加州通過法令,限制捕撈。1915 年,禁止向中國出口。結束鮑魚業。有關詳細歷史,請查Todd J. Braje教授書<<Shellfish for the Celestial Empire: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ercial Abalone Fishing in California>>。書將鮑魚分為黑鮑、白鮑、粉紅鮑、紅鮑和綠鮑,華人主食是黑鮑,白鮑是瀕危物種, 考古學教授實地考察詳盡,華人鮑魚業的盛衰史,是對華人貢獻的積極見證。還在營地挖掘出文物,中國陶瓷碎片、玻璃瓶,以及雕刻的海獅牙、鈕扣、煙槍和鴉片盒等物品。可助瞭解中國漁民,每天如何在海峽群島作業。散落的珍寶型鮑魚殼堆,是曾經繁榮的遺證,廣傳華人塵封的艱辛歷史。他做了個視頻;<<加州華人鮑魚捕撈史>>,國家公園網站上長達一小時的紀錄片, 請掃描二維碼。


加州的大部分華人聚居地,都建廟供奉不同神明庇護。 何翠媚博士和布朗森撰寫書<<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gion and Temples in North America,1849-1920: California? >>,尤其沿海華人漁業興衰,他們研究,實地考察不同的漁村,並收集奮鬥歷史,寺廟老照片。 這是一份關於早期先民,面對歧視,及如何自力更生,蓬勃發展,寶貴綜合詳細的寫照。去年全州的鮑魚捕撈量,已超五百萬磅。華人偏愛鮑魚作補身的營養品。從舊金山到聖地亞哥, 唐人埠海鮮餐廳提供不同鮑魚菜式,享受這美妙的海鮮。國人金睛火眼,五行多金,金山遍地金,慧眼勤勞,創捕黃金致富良機。點石成金,使加州成為花果、蔬菜和魚米富足金州,引以為豪的華人勤勞,逆境求生,自強不息,白手興家,開先河成就,鮑魚金山夢!在在兔年,享用鮑魚佛跳牆湯時,下次旅遊半月灣,蒙特利,聖他巴巴拉,看養殖鮑魚場,憶華人鮑魚業貢獻,享受西廚烹飪炸魚、魷魚和鮑魚餐!(晚生姓高 聖羅倫佐)

Fabuloso 招回可能被細菌污染清潔產品

Fabuloso 招回可能被細菌污染清潔產品

  消費品安全委員會(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表示數百萬瓶清潔產品因為可能的細菌污染而被召回,此次召回涉及 Fabuloso 多用途清潔劑(multi-purpose cleaners)。但不包括 Fabuloso 其他產品。
  召回的產品在 Amazon.com 和其他網站以及 Dollar General、Family Dollar、家得寶、山姆俱樂部、沃爾瑪和全國

納稅人應標記這些IRS.gov工具,為報稅季解壓